《现代汉语》课程攻略 —— 平时学习篇

Posted by Socra Lin on August 18, 2025

现代汉语 课程攻略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 参考教材: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 常见授课教师:陈玉洁、罗天华、池昌海
  • 考核方式:不同老师不一样,见下文。
  • 上课时间:每周1次课,3节,长学期共16次课(普通)/每周2次课,2+3,长学期共32次课(求科+强基)

这门课学什么

引用一下课程简介的内容: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对现代汉语(1919年白话文运动以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知识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课程主要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语用五部分构成。课程内容包括对现代汉语构成及规律的认识,也包括现代汉语的研究方法。

课程简介说得很明白了,这门课也基本上就是按照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语用这个顺序上下来的,体感上会是《语言学基础》的plus版,有很多知识点重叠,但是也有很多汉语独属的东西。

这门课列课程表没有意义,就是这个顺序。

另外,不要因为一开始和《语言学基础》有很多重叠而轻视这门课,这门课是中文系最难,均绩最低的课程之一。

各个老师之间的差别

先说陈玉洁班,(因为本人是求科班,去年上的陈玉洁4学分现代汉语,可能描述和3分课的安排会有出入。)陈老师很有自己的学术思考,在上课时,PPT把知识点简单地点到之后,就会开始追根溯源或者讲述研究现状,力求把原因、现象什么的都解释清楚,但是这部分不会有PPT,她的PPT十分简单。所以上课之前要自己注意一下预习。老师考试题目很多,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但是陈老师上课好就好在,如果你认真听她上课的分析,那么基本上期末不太用复习,简答论述都是她上课讲过的,她怎么分析你怎么分析。另外就是给分很好。

再说池昌海班,本人没上过,据上过的同学们反馈,池昌海老师对基本功要求比较高,讲课的时候也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这点和陈玉洁老师相反。在考试上,和陈玉洁是一个形式。给分相比于陈玉洁可能稍微会低一些。

最后是罗天华班,罗天华老师在上课上,和陈玉洁老师一个风格,但是在考试上,比较偏向研究思考。他的考试是五道主观题,一道20分。需要你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有所掌握的同时,还要明白来龙去脉,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但即使是主观题,罗天华老师给分也似乎并不好。(不过求汉强汉你们也没得选hhhhh)

最后,4学分的现代汉语在内容和学术深度上都要高于3学分的课程,每年都会轮替老师来上,所以变化可能会挺大,对各个老师的评价都仅供参考。

上这门课要注意什么

首先,注意老师的PPT和教材之间的差别,教材比较古早了,以老师的PPT为准。

然后,注意老师在具体问题的阐释上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区别,或者说和《语言学基础》的区别。

举个例子,在一般的教材中,对于语素的判定采用“替换法”,这也是《语言学基础》教的。但是在陈玉洁上课的时候,她会给你讲述为什么“替换法”判定语素并不合适,以及提出学术界新的意见,采用“同一法”。在考试时,论述题里也会出为什么替换法不合适,同一法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同一法。请务必注意这些具体问题阐释上的区别,以及老师是如何论证的,这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期末考题。

在分数构成上,40%的平时分,60%的期末考。

陈玉洁班是两次作业+一篇论文(有关现代汉语的都可以),还是比较好写的。

池昌海和罗天华都是一篇论文,有关现代汉语的都可以。

这门课怎么考

罗天华班:五道主观题,一道20分。请务必好好听老师上课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池昌海班: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分析题+论述题

陈玉洁班:名词解释+单选+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罗天华班没什么好分析的,自求多福

陈玉洁和池昌海的考试形式相对比较多样,选择题类似这样:

从语素的角度 韵母不同的是

A.一 B.气 C.吃 D.吸

“益”的造字法是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考察最基本的知识点,理解之后很容易区分

和一般考试差别最大的地方就是分析题,也算是语言学的特色了

题目类似这样:

从音节角度分析下列四个的音节结构

云 六 一 抠

从音素和音位角度分析 自zi 吃 chi 戏xi

划分成分:把信给小王看很不合适

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以下句子:xxxx

这些题目也是懂了之后就能做出来的,会就对,不会就不对

由此,我要提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现代汉语虽然知识点多而零碎,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坏处是知识点多,好处是不用背,懂了就直接运用即可,所以在上课前后,如果有什么知识点不明白,或者对老师提出的说法有什么逻辑上不能理解的地方,需要尽快去解决,弄懂了之后,就可以畅通无阻了。一般的选择简答什么的,可以直接运用理解答出来,不用背,论述题注意老师上课怎么论证的,用自己的理解和话语搬过来即可,不用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