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 課程攻略
課程基本信息
- 课程性質:專業核心課程
- 參考教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 常見授課教師:汪維輝、史文磊、邊田剛
- 考核方式:不同老師不一樣,見下文
- 上課時間:每周一次課,3节,长學期共16次課(普通)/每周2次課,2+2,长學期共32次課(求科+强基+古文獻)
這門課學什麽
引用一下課程簡介:
“古代汉语I”课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工具课,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初步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具备阅读古籍的能力。“古代汉语I”课作为中文学科的一门基础课,注重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掌握古汉语词汇、语法、语音和汉字的基本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古文文意,掌握自行探求古文确切含义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汉语史、汉字史或从事语文教学、新闻传播以及文化事业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古代汉语I”课遴选的作品都是古代典籍的名篇佳作,学生通过诵读、研习这些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能力,并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課程簡介説得很明白了,這門課是通過研習選文,瞭解古代漢語的使用,掌握相關知識,獲得閲讀古文的能力,是一門工具課。
所以放課程表也沒意義,就不放了
這門課怎麽學
相信你也注意到了,我全部使用了繁體字來撰寫這篇攻略,學習古代漢語,我們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繁體字的閲讀和書寫,包括課本和PPT,所有都是繁體的,基本上每位老師的第一份作業都是抄寫簡繁對照表。
這是一門純粹的工具課,上的方法和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比較相像,就是閲讀、翻譯、理解字詞、瞭解文化背景。
所以要想把這門課學好,基本方法也差不多是繼承高中的,就是落實記住每一個注釋,落實每一句課文的翻譯,在日積月纍中獲得流暢閲讀研究文言文的能力。
這也注定了這門課不可能速成,不可能通過臨時抱佛脚獲得一個好的成績,學不好是真的會挂科的,這門課也是專業必修中挂科率最高的課。平時多注意著點。
各個老師特點如何,怎麽考核
汪維輝老師是研究訓詁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會著重分析注釋的正誤,以及大量提到異體字。這個班的同學請務必注意,老師的講義非常完善,如果要背注釋,請不要對著書本背,老師在出題的時候也傾向於出他勘誤的那些注釋,對著書本背就背錯了
汪老師班40%的平時分由五次作業構成,五次作業每次都會批改,扣分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撈的餘地,請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
汪老師的考試由默写+名詞解釋+字詞注音釋義+句子翻譯+句讀+標平仄+論述組成,題量還是較多的。
一個個講,首先是默寫,默寫必須全部用繁體
多年以來,汪老師都説全書都是默寫範圍,但是實際考試的默寫都是《鄭伯克段于鄢》和《大道之行》,學生和老師算是心照不宣,但是23年有個學長當著老師面問是不是還考這兩篇,老師生氣了,就把《大道之行》換成了《苛政猛于虎》,於是我們24年上的時候,認爲老師應該是《鄭伯克段于鄢》+一篇禮記,但是事實上,老師選擇了《觸詟說趙太后》和《晉靈公不君》的兩段,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一點沒默出來,痛失12分,我就是其中之一。後面的同學請不要抱任何的僥幸心理,全書都是默寫範圍,平時就要注意著背誦。
名詞解釋+字詞注音釋義+句子翻譯沒有解釋的必要
句讀是閲讀古文的基本功,這個老師不會專門教,但是在日常教授語法的時候,你們能自然領會其中的門道,也不必多説
標平仄老師會專門講的,就幾個規則,記住就會寫。
論述基本上是訓詁類的辨析,上課老師講到這部分的時候注意聼,瞭解怎麽樣作一個正確的訓詁,有利於去做好論述題。
史文磊老師是填空+默寫+簡答+句讀並分析
填空和汪老師的字詞注音釋義+句子翻譯考查的方面差不多
默寫是老師會給十篇,抽兩篇的兩段,相比汪老師真的少很多了
簡答題也是上課聽了就能答出來的,比如
简述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举例说明)
给了一段材料,根据材料说说“死而不朽”的内涵。
不用專門去背,前一個理解就能答,後一個是經典的古今異義,老師上課肯定强調過好幾遍的
句讀並分析就不用多説了,就是考查自行應對一篇文言文的綜合能力
邊田剛老師是選擇+簡答+辨析+材料+翻譯
選擇主要是考察講過的文選中的字詞解釋和古代漢語通論的基礎知識,不必多説
簡答和史文磊老師的有些差異,有點類似現代漢語的分析題(詳見現代漢語部分),擧個例子
分析以下語句的宾语前置情况:xxx
辨析主要考察對一些重要注釋和概念的熟悉程度,如去年
1.辨析合体象形字和会意字
2.辨析复、再、二
材料題臨場發揮,去年題目是給了一段材料,問
如何看待宋代王圣美右文说的优点与不足
翻譯題不多説
總而言之,這門課是中文系最硬的課沒有之一,想要學好是很難的,但是又必須要學好,儘管各個老師考察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共通的一個方法就是最簡單的高中方法,落實記住每一個注釋,落實每一句課文的翻譯,落實每一個古代漢語語言現象,當你這些都落實之後,就能自然得獲得一個流暢閲讀文言文的能力,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