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系统性介绍

Posted by Socra Lin on August 1, 2025

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生对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下称求汉)感兴趣,我作为名亡实存的学长组在解答新生的疑惑时,总是非常细碎,而且还很耗费精力,所以今年打算根据自己两年的就读体验和理解,写一篇对求汉的系统性介绍,以供新生参考。主要包括求汉和普通汉语言的区别以及考试指南。

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求汉?

一句话:求汉适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度热爱有明确的学术志向的人报考。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十分确定自己要读汉语言文学,不是十分确定要走学术道路的人,我都建议你去读普通汉语言。

求汉和普通汉语言差别在哪?

培养方案

一:专业方向

求汉只有一个专业方向,即学术研究方向。在选修课的列表上,求汉基本上只能选择文学院开设的“xx研究”类课程,所有选修课的安排基本上都是为学术研究服务。

普通汉语言分为“普通班”“影视与动漫编导”“编辑出版”三个方向,其中普通班在核心课程上与求汉班高度重合,但是选修课可以在文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课中任意选择。

二:核心课程

求汉比普通汉语言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文学名作精讲(H)》,H为竺可桢学院荣誉课程标记。 同时,普通汉语言也有自己对应的课程:《中国文学名家名作》。 据我了解两门课程都半斤八两。

三:实践教学环节

求汉和普通汉语言在大二暑期短学期上的安排只有一点不同:大二暑假期间,求汉班要上一门名叫《中文学术前沿专题讨论》的课程,为期一周的高强度教授讲座和学生报告。普通汉语言的安排是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分散实习。

大三暑假期间二者都是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分散实习。

在大四的实践安排上,求汉需要完成至少16次的听学术讲座,写对应报告,以完成《学术讲座(研究型实践)》这门课程。普通汉语言的安排是完成《毕业实习》这门课程,实际上就是大四出去实习到一定时间即可完成。

四:其他

求汉在计算机类课程中,要多修一门《Python程序设计》,算主修。

五:小班制教学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中国文学名作精讲(H)》《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I》《古代汉语I》《现代汉语》《西方文论》《世界文学史》这几门课程,学院会单独选派老师,单独开设教学班,这几门课程的课程代码和普通汉语言不同,学分比普通汉语言对应课程高,学时课时会更长,考核难度也会更高。普通汉语言可以选择这种高难度课程替代自己的低难度课程(虽然基本不会有人这么做),求汉不可以选择普通汉语言的课程替代自己的高难度课程。

这几门课中,《中国文学名作精讲(H)》和人社班共上(差不多30人),《古代汉语I》和古典文献学与强基班共上(差不多40人),《现代汉语》和强基班共上(18人),其它课程仅求汉班会上,也就是一个教室里只有你们班10个人。老师一定会认得每个人,有利有弊。

导师制

求汉到了大二,会要求选择导师,导师必须在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中选择,每人标配一个。但是具体是谁,需要自己去联系导师商量,看自己喜欢哪个导师,哪个导师愿意接收你。

普通汉语言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参与进导师的课题组从事学术研究。

小班制

因为一个班只有10个人,大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和大学里其他大类班级不同,求汉班(或者说求科班)的关系一般来说会更紧密,会比较有一种班级的感觉。当然这是我综合22、23、24求汉和23其他求科班的身边统计学。我自己所在的23求汉就是一个关系特别好的班级,班级群每天都会有很多聊天,不需要置顶也会自己跑到顶上的那种。

同理,强基班因为人少,关系一般来说也会更紧密。

保研率

求汉10进5,50%保研率,相比较普通汉语言三分之一的保研率是更高的。

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求汉的50%是以10作为基数的,普通汉语言的三分之一是以160作为基数的。

因为基数小,变化就大,同一届如果都是卷王,那卷飞了也不如普通汉语言好保研。如果大家都摆,那稍微卷卷就可以保研。

相比之下,因为基数大,普通汉语言的保研就十分稳定,基本上过了均绩4.5就能稳定保研。

而且因为求汉这10个人都是面对面卷,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人上那么另一人就要下,如果一个人的胜负心或者说功利心特别重,对成绩比较敏感,我不建议报考求汉,这种人一定会散发出负面情感,对班级氛围是个打击,自己也会经常性地不开心。

求汉怎么考

求汉的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各占50%

笔试

笔试分为语文+历史。各50分。

语文部分是选择+阅读理解+文言文,基本就是高考题型。

历史部分全是选择题,大概50%课内知识,50%课外知识。都很浅,知道就会选的那种。

语文没什么好说的,也没法去临时抱佛脚。

历史部分的话,回去再看一下课内知识。课外知识的部分,主要看你是不是个历史爱好者了,平时有积累的话比较好,平时只背课内知识大概率是要寄的。如果想临时抱佛脚,可以去看看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大学教材。

面试

面试是非结构化面试,五个老师对一个学生,问答式。

面试一开始是一个一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请提前准备好。

之后老师追问的所有问题,都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进行。

那么如何准备好自我介绍呢?根据前面的内容,求汉班是一个学术导向的平台,那么在介绍完自己的个人信息之后,没必要介绍自己有什么爱好特长之类的,没意义。直接开始介绍我对这个学科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我对什么方向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欧美文学、日本文学、语言学、文艺学、古典文献学等等,如果是文学相关可以细化到类别,比如科幻文学,女性文学等等类别),我希望研究哪个方向,我对这个方向的理解是什么。

之后就是老师的追问环节,在你想好自己要选择哪个方向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就去准备对应方向的问答,比如:

  • 这个方向比较知名的学者有谁?(比如语言学方向有索绪尔、赵元任等)
  • 我们学校的这个方向的老师有谁,具体是什么研究角度?
  • 这个学科是怎么做研究的?
  • 这个方向目前学界前沿的讨论有哪些?为什么会有争执?

还有一些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比如:

  • 我进入求汉班之后打算怎么安排自己的成长路径?将来的人生规划如何?
  • 我对汉语言文学的向往是从何而来的?
  • 读过哪些书?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

总结

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是一个学术导向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班级。如果你笃定要走学术研究,读博,进高校当研究/教职这条路,并且对这门学科有着相当的热爱,那么欢迎报名。

最适合什么人呢,有意向报强基汉语言,但是没报或者落榜的人(当然我并没有拉踩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有意向报强汉的学生,其特质高度适配求汉)。

最不适合什么人呢,将来希望走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当教师),或者市场化就业的人。相比于普通汉语言相当自由的课程和实习安排,求汉实在太学术导向了,对于这几个方向,求汉绝对是负收益的。

最后,如果你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不管是求汉还是普通,都欢迎关注我的博客,对将来的课程学习一定会有帮助的。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