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基础》课程攻略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 参考教材:池昌海主编《现代语言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 常见授课教师:彭利贞(已任教本课程十余年),罗天华(较少出现,我也不了解,故略去)
- 考核方式:40%平时分,20%签到,20%取决于论文,论文只要和语言学有关即可,注意论文期中就要交;60%期末闭卷考。
- 上课时间:每周1次课,2节,长学期共16次课
这门课学什么
引用一下课程简介的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语言主体论,指语言符号的一般性质、功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语义的基本构成与属性,语言与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规律,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语言的运用等。了解本部分内容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规律及其发展脉络,同时把握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为深入观察语言符号及其应用提供基本训练。 第二部分是当代主要语言学流派介绍,包括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等。学习本部分内容,旨在使学习者把握语言学的简要的发展线索,为提高语言学修养提供可选择的准备。
看着是很多对不对,其实是唬人的,我甚至可以不用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和文学理论的课程攻略一样把课程安排列出来,事实上只有简单的几部分内容:
- 绪论:简单介绍语言是什么,语言学是什么,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 语音学:音素、音位、音变
- 词汇学:词汇属性、词汇的确定方法、词汇的类型、词汇的构造
- 语法学:语法单位、语法单位的组合与聚合、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 语义学:语义分析
就这些了,虽然《现代语言学导论》上还有很多内容,但是课时量并不能够支持上到这么多的内容。
为什么说这门课是基础
- 这门课所上的内容的类型,在学术上被称为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门单独的语言,而是所有语言都有的共性和规律。
- 这门课所上的所有内容,都不涉及最新的学术前沿,绝大部分都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 如果只看教材的话,这门课看着还挺复杂的,但是事实上老师并不要求我们掌握那么深的内容,这点在后面的考试分析中能够看到。
- 这门课是可以水过去的(原因看到后面),但是如果这门课水过去了,后面的现代汉语会学得非常吃力,而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是文学院一等一的硬课。
去朵朵上搜一下现代汉语,看看学长学姐们惨烈的绩点就知道了
总而言之,虽然这门课可以水,但是我依然建议你将最基础的语言学知识熟记于心,对后面的学习大有裨益。
这门课怎么学
这门课有20%的分数取决于论文,一般的学术论文很难写,但是彭利贞老师之所以被称为”彭天使“”蓬蓬“,就是因为他十分地宽容。你不需要一板一眼地去写一篇学术论文,而是写自己感兴趣的语言现象就可以。
例如老师给我们的参考题目是:”论聊天中问号对友谊的影响“,这你就可以看出,我们要写的东西,事实上挺生动活泼的,想写什么,写就是了,只要符合彭老师给的格式要求,分数不会低的。我当时论文的标题就是”论弹幕中书名号意义的演变“,其实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放心从生活中找语言现象写吧。
平时上课时,彭老师的PPT主要放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分析案例,知识点只是点到为止,所以这门课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与文学类课程不同的是,语言学类课程注重理解和运用,需要背的只有概念和概念的内涵,数量很少,学习的重点在理解这个概念,以及举出概念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所以这门课不要用文学类课程的方式来学习!上课时,对于知识点,可以听讲也可以自己看书,但是请你注意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放了什么案例,老师是如何用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有助于你的理解,同时,这些内容都有可能一模一样地出现在你的考试试卷上。
例如,老师在上歧义分析的时候,反复用到一个案例:”咬死了猎人的狗“,这个案例就出现在了试卷上,要求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层次和歧义。这个知识点和方法如果理解了,就是能直接写出来的,不用记背,特别容易。这也是语言学类课程相较于文学类课程好的地方。
这门课考什么,怎么考
语言学类课程的考试形式与文学类课程完全不同,语言学类课程的考试更多地是结合实例的应用与分析,以2024年春夏学期的试卷为例,试卷由三部分组成:
- 举例解释语言学术语
- 简答(五选四)
- 论述(三选二)
看起来是和文学类课程一样的三板斧,但是事实上大有不同,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名词解释就不说了,”定义+特征+内容“,无非加一个举例。
### 简答题
我举个例子吧,以去年的试卷为例:
下列短语有几个语素?如何确定一个语素?
葡萄架上站着漂亮的蝴蝶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是结合实例的应用与分析,而不是像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一样的默写和按点给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上课的时候,注意老师是如何用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的,你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将知识点应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如何确定一个语素这个问题,也不是默写,也是理解性的,只要讲出”替换法“,并且举出例子,讲如何替换,如何确定就是了。
论述题
同样,先举例:
下列(1)(2)两例,哪个是蕴含,哪个是预设?结合这两个例子谈谈蕴含与预设的区别和联系。
(1)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白骨精死了。
(2)关羽不后悔放了曹操。
关羽放了曹操。
这里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理解了蕴含和预设之间的差别,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谁是谁,并且很容易地写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语言学基础这门课的考试中,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论述题还是要尽量地答得更多更完整,如果学有余力最好能把重要的概念背下来。
怎么水过这门课
”彭天使“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彭老师会在考试前下发一个word文档,里面是这次考试的范围,或者说都不叫范围,就是本次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如果你平时不听,也没认真学习过,期末对着这个复习半天,也能拿一个很不错的分数。
另外,彭老师考的知识点在历年的变化都特别小,基本上90%都是重复的,多看看98上的历年卷,和自己考的试卷不会相差太多的,搞懂历年卷就可以拿下80分的样子。所以这门课也很适合跨专业的选。
虽然这门课可以水过去,难度也不高,但是,我依然建议你把这门课的知识点好好学下来,否则之后的现代汉语会学得非常痛苦。
结语
语言学基础大概是汉语言文学所有专业核心课里面最轻松简单的一门课了,希望大家学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