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ra Lin's Blog

「心中有海,不赶浪潮」

《古代漢語》課程攻略 —— 平时學習篇

古代漢語 課程攻略 課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質:專業核心課程 參考教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常見授課教師:汪維輝、史文磊、邊田剛 考核方式:不同老師不一樣,見下文 上課時間:每周一次課,3节,长學期共16次課(普通)/每周2次課,2+2,长學期共32次課(求科+强基+古文獻) 這門課學什麽 引用一下課程簡介: “古代汉语I”课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

《现代汉语》课程攻略 —— 平时学习篇

现代汉语 课程攻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教材: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常见授课教师:陈玉洁、罗天华、池昌海 考核方式:不同老师不一样,见下文。 上课时间:每周1次课,3节,长学期共16次课(普通)/每周2次课,2+3,长学期共32次课(求科+强基) 这门课学什么 引用一下课程简介的内容: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I》课程攻略 —— 平时学习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I 课程攻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教材: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常见授课教师:翟业军(普通)/金进(求科) 考核方式:40%平时分,翟业军要求一篇论文,金进要求一次40分钟pre+万字论文,;60%期末闭卷考。 上课时间:每周1次课,3节,长学期共16次课(普通)/每周2次课,2节,长学期共32次课(求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I》课程攻略 —— 平时学习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I 课程攻略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教材: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见授课教师:何诗海、戚悦、仲瑶 考核方式:40%平时分,不同老师不一样,见下文;60%期末闭卷考。 上课时间:每周1次课,3节,长学期共16次课 这门课学什么 引用一下课程简介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系统性介绍

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生对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下称求汉)感兴趣,我作为名亡实存的学长组在解答新生的疑惑时,总是非常细碎,而且还很耗费精力,所以今年打算根据自己两年的就读体验和理解,写一篇对求汉的系统性介绍,以供新生参考。主要包括求汉和普通汉语言的区别以及考试指南。 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求汉? 一句话:求汉适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度热爱,有明确的学术志向的人报考。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十分确定...

原子化的社会,还关心人死了么

杭州东站卧轨事件,这几天传得沸沸扬扬。 昨晚,我们班的同学在班群里讨论这件事时,有人注意到一种声音被反复提及:“找个没人的地方死,别影响别人” 她感到悲哀,为这种流露的冷漠。我亦有同感,但更多是无奈。 这无奈源于一种清晰的感受:社会的原子化,正悄然瓦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共情能力。以至于在审视自身立场时,我不得不承认,若我是那班被延误高铁的乘客,第一反应恐怕也是烦躁,而非去探究:那个人为...

爱与“使用权”

最近突然对“使用权”这个词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法律上,占有、使用、处分、收益,四大物权。其他三个物权概念古已有之,但“使用权”很特别,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成熟之后才逐渐明晰的一个概念,它把物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所有权”,代表着永久、稳固、深度捆绑;另一种,便是“使用权”,意味着临时、灵活、以效用为导向。我买下一栋房子,这是所有权;我租一间公寓,这便是使用权。前者沉重而长久,后者轻盈而短暂。马...

此情可待成追忆

相遇 2022年10月22日,那天我遇见了她,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 那天太阳明媚,风微冷。我坐在操场看台的一角,观赏着千篇一律的红色主题运动会入场式。正想起身离开时,有两人走到了我的前面,想要坐下,但是座位满是灰尘,她们在犹豫是否要换个位置。 我习惯随身带纸,便拿出来交予她们:“擦擦坐下吧。”她们感谢了我,擦拭干净后,便一同坐下观赏这无聊的表演。 没过多久,二人便开始感到无聊,开...

苏格拉的故事

清晨的寒气爬进苏格拉的被窝,将他从睡梦中揪醒,已经一个多月没交暖气费了,迎接他的自然不会是温暖的早晨,但这并不见得全是坏事,至少可以不用将噩梦从头到尾做完。 睡觉时可以忘却饥饿,醒来就不能了,腹中强烈的空虚感使苏格拉无法再安稳地躺下,他必须起来了。 苏格拉走下床,将窗帘拉开,外面一片银白,以至于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上天堂了。推开窗户,深吸一口清晨的雾气,冰凉凉的,不会呛住,里面没有一点霾...

《中国古代文学史II》课程攻略 —— 期末复习篇

一:隋唐文学概论 别集:文人作品的汇编,比如《李太白全集》《欧阳修词校注》《东坡七集》等 隋唐文学的起点:魏晋南北朝文学 南北朝多轻浮的亡国之音,隋唐排斥南北朝文学轻浮的文风,隋代破此文风,但是并没有立起新的文风,没有大家,也没有新的文体,直到唐代。 隋代南北朝文学共存 南朝入隋文人:柳䛒、虞世基、虞世南…… ...